【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
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下肢畏寒、发凉等。
●中期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每次行走的距离、休息的时间一般较为固定。
●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动脉搭桥术 、动脉内膜剥脱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三种。
其中第三种为微创治疗方法,手术风险低、恢复快,是目前首选的一线治疗方法,也是我院的重点开展方向。
崔从强,中共党员,文登区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介入科主任,主治医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老年肿瘤医学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肝癌、肝血管瘤、肺癌、胰腺癌、肝肾囊肿、腹部脓肿、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的微创介入检查和治疗,对于外周动脉、静脉的血栓以及血管狭窄、闭塞的介入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娴熟的技术。
12月22号下午文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房的丁先生进行了右下肢球囊成型介入治疗。
丁先生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多发人群。
出现下肢胀痛的症状已经两年多,左下肢为重,不能行走,休息后可缓解,于两月前症状加重,行走距离不超过50米。
半月前丁先生进行了“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球囊成型及支架置入术”,术后左下肢酸、胀、痛症状完全解除,皮肤温度恢复正常。
该手术无须开刀,用一个小针眼即可完成手术,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丁先生及家属十分满意,又进行了右下肢手术。
【术前左下肢血管造影】
【术后左下肢血管造影】
我院开展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丰富,成功率高,术后效果明显,深受病患好评。
近年来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周围及肢体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介入治疗方法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已经越来越为临床和广大患者所接受。
文登区人民医院真挚提醒广大病友关注介入治疗,用最小的损伤恢复您的身体健康。